醒游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网站日记 » 游历扬州:见怪不怪

游历扬州:见怪不怪

  单位组织业务培训,放在了美丽的扬州城,在不长不短的二十天时间里,有幸感受了扬州的风土人情。

yangzhou.gif  李白有诗云: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我就是在这个烟雨朦胧的三月来到了扬州。(结果,当地人告诉我,三月,是指农历的三月,你早来了一个月,晕倒。)

  扬州在我的头脑中,冒出来的概念,除了李白的名句,还有扬州八怪,那个擅长画竹的,教人难得糊涂的郑板桥,以及《鹿鼎记》主人公韦小宝老娘的丽春院。

  来到扬州的第一个早上,就让我们见识了扬州人的闯劲。我们所在的宾馆刚好在一个十字路口,7点半,正是上班高峰,只见人来车往的好不热闹,忙碌的还有路口维持秩序的交警和协警,哨子、袖章、三色旗交汇着一曲交通指挥交响乐。人们似乎对头顶的红绿灯视而不见,只看人的指挥行和停,难怪一个路口扎堆了8个交警和协警。因此,我们总结了扬州的第一怪:交通看人不看灯。

  走在人行道上,我们像蛇一样扭动着身躯,跳着一出不流畅的芭蕾。因为,原本平整空旷的人行道上,堆放满了上班人的自行车和电动车。看着那个同样戴红袖章的、收着毛票的阿婆、大叔,我似乎回到了自己县城十年前的景象。这是第二怪:人道停车不走人。

  扬州在历史上就很有名,似乎和杭州在一个档次上,春秋时吴王夫差就建城了,水运非常发达,看过《神探狄仁杰》的朋友,肯定对"邗沟漕运覆船案"有印象吧?就发生在这里。在唐朝时雄富冠天下,有"扬一益二"之称。不过后来走下坡路了,在扬州双博馆看扬州城的变迁时,城墙的轮廓是自唐到清越来越小,只到2000年,江泽民题词:"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。"后,扬州又逐渐发达起来。

  但看扬州的文物古迹的保护,是不尽人意的,对历史人文的发掘也相差一点,在扬州的二十天里,我一直视图嗅到历史的气息,想和古人来次神侃,但我失望了。许多古迹都只剩下一个墓志铭了:此处原是××桥,1959年填河修路,桥拆除了。而现在却在大张旗鼓地修建仿古的关东街。所以我认为第三怪:文物拆除翻新建。

  从这点看,扬州并没给我留下太好的印象。也许我的心中已经装了一个美丽的杭州,而且对扬州抱有了太多美好的向往。

  不过扬州的小吃还是挺有意思的,扬州有句话叫:早上皮包水,晚上水包皮。"皮包水"就是指扬州的名吃灌汤包子,其中以富春最有名。我们去了第二有名的"冶春茶社",但也让我见识了扬州的第四怪:茶社吃包不喝茶。

  而更有意思的是,二十天下来,我们却被扬州同化了,我们熟练地避让着人行道上停着的自行车,随着十字路口的人流过马路没一丝不适,虽然仍不习惯他们的早点,我们已经教会小饭店的厨师烧适合我们品味的菜:不要放糖,稍淡、微辣。

关键字:
猜你喜欢
用户评论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/注册
本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