醒游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网站日记 » 《家教》:都是为谁好?

《家教》:都是为谁好?

最近读了叶辛的小说《家教》,这并不是一部新作,讲述的也不是近几年的故事,但今天读来,还是照样引发我们的思考。故事发生在上海,讲述的是福仁医院倪维宇院长一家在婚姻、家庭、教育方面的不同观念和人物冲突,反映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知青返城后的一个时期,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变化。

倪院长是位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,人达到了一定知名度后,就会对自己的声誉格外注重,不仅自己要表现得体,成为他人的楷模,也要求自己的家人不能有丝毫的纰漏,以体现自己的良好家教。自己好,但家人有点事,就会被别人指指点点,就会不完美,就会拉低自己的形象。因此,倪院长非常介意自己的四个孩子在工作、生活上的表现。

事业成功的人士,在工作上位高权重,一语九鼎,不容许有反对意见,在家里同样会把这个作派发挥的淋漓尽致。倪院长对四个孩子的教育极严,亲自为他们选择了成长之路,在他们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,更是将指导性意见发表的非常充分,不容有丝毫自己的主张。

梦岩在崇明岛插队时结交了一位女朋友,本来决定返城后就结婚,但倪院长为了所谓的门当户对,要求儿子立即分手,并以不提供住房、不资助生活相要挟,最后梦岩与一位倪院长非常满意的城里姑娘结婚了。最后的结局是悲催的,梦岩在前女友和现妻子的抉择中迷失了,三个人都痛苦不已,饱受伤害,不得善果。

梦湖从云南插队回来,她原本想和同期的一个知青交往,但倪院长敏锐地嗅到知青返城的机会,断然否决了她的想法,硬生生地浇灭了她爱情的火苗。没有谈过恋爱的女青年,又是在他的一手撮合下,与他最得意的弟子结婚了。而为了帮助弟子竞选副院长,或者仅是为感激弟子对他声誉的维护,他完全不顾女儿的幸福,硬把她们绑在一起,过着名存实亡的夫妻生活。面对新女性对新生活的向往,倪院长的作派是封建礼制式的一言堂,女儿的幸福在个人的利益前是不值一提的。

梦琳的抗争是强烈的,也是直接的,这让倪院长很是恼火,认为是这对他良好家教的严重挑战。我倪院长的女儿怎么能找一个拖油瓶呢?就这了这个世俗的想法,他打骂,威胁,把女儿锁在房间里。他考虑的不是女儿的会不会幸福,而是这大大损害了自己的颜面。不仅动员全家人来拆散他们,还通过关系在行政上压制他们。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接受她们走到一起的结局,可笑的事,事后却发现他最反对的、最不看好的一对,却是生活得最幸福的。

最让人心中隐隐作痛、欲诉无语的,则是大姐梦颖的婚姻。在那个特别的时期,为了家庭的生存,她怀着感恩的心理,默然选择了这个头脑简单、四肢发达的丈夫,完全没有自己任何意愿的表达。因为没有感情的基础,婚后的生活是平淡的,只为是维护这个家庭而生活在一起。在为生活奔波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不对,但当生活平稳了以后,其中的隔阂就显现出来了。她想选择自己的生活,追求自己的幸福,但倪院长及时地制止了,扣了个“你是大姐,要给弟弟妹妹们作个好的表率”的帽子,他绝对不允许她有离婚的想法。万般无奈中她选择了去寻找上帝,只为平复自己波动的心灵。梦颖的遭遇让人嘘唏,却平生几分无奈,是妥协吗?好像又不完全是,有太多的家庭也这样选择了苟合着生活下去。

每当父母干涉子女的爱情和婚姻时,总会冠冕堂皇地说:“都是为你好!我们做父母的还会害自己的子女吗?”但我们的生活只有柴米油盐吗?生活无忧就幸福吗?显然不是的,我们总想有个和自己情投意合的另一半,想着能有诗和远方的精神享受。

这些观念的冲突,今天依旧存在,中国式父母对子女的操心永远没完没了,他们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子女,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财产来处置,总想让自己的遗憾和梦想在子女身上实现。表面上是为子女好,实际上是想为自己脸上贴金。有时为了自己的面子,完全不顾子女的死活,根本不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
何为“家教”?汉典曰:家长对子女的教育。国语辞典载:家庭中的礼法。中国是个讲究礼法的国度,但更好的是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服从,少有西方教育中以人为本,平等对待,尊重个人意愿的理念。所以,家长们认为子女按自己的意思活着是天经地义的。

我们常说一句话:儿孙自有儿孙福,莫与儿孙作远忧。夫妻俩温情相偎共吃一碗方便面,远比相对无言吃着山珍海味更有幸福感。只要夫妻俩心心相印,相扶相助,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劳作,一定也会过上安康的生活,何必一定要在意刚结合时的双方的物质条件呢?

当媳妇时逆来顺受侍候婆婆,熬成婆时颐指气使欺侮媳妇的循环戏码何时能够终了?我希望新时代的我们,会给家教给出个不一样的答案。

关键字:
猜你喜欢
用户评论
  1. “都是为你好”这句话坑了多少父母和子女,老实说,我也非常讨厌这句话
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/注册
本类排行